2008年7月4日
2008年6月24日
我的生存之道
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久
這是在困窘中解決事情最後的一著。
生活碰釘兒時往往令人去路不通
。。。。。。。。。。。。。。。。。。。。。。。。。。。。
寧缺勿濫
不愛的不要,是一種堅持和尊重,忠於自己也忠於所追求的目標事情上
不堅定者面對現實不理想就退
寧缺勿濫固然承受一生等一天高昂代價。
反之,寧濫勿缺亦然。
。。。。。。。。。。。。。。。。。。。。。。。。。。。。
活在當下
小朋友的生活智慧,從觀察他們找到的快樂不二法門
。。。。。。。。。。。。。。。。。。。。。。。。。。。。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傳道書3:1~11)
不用多想,不用多說,會過去的。
。。。。。。。。。。。。。。。。。。。。。。。。。。。。
我們都是這樣寂寞
從前眼睛挑剔得過份,特別聚焦於別人處理人際關係和感情時
因為寂寞,我們身不由己。
因為寂寞,我們做了連自己也不理解的決定。
因為寂寞,我們看到了彼此。
因為寂寞,我們的心連在一起。
。。。。。。。。。。。。。。。。。。。。。。。。。。。。
心,人之本。在人落在地上的第一刻就擁有。心伴隨靈魂在人的最深最
人可以欺哄世界,卻要對心全然坦誠。心有時像良友,有時像敵人,關係獨一無二,超乎世俗規限
心是所有,要拼一切守護。
。。。。。。。。。。。。。。。。。。。。。。。。。。。。
Love is Alive
Alive背後的一句,簡單而土氣,字面易明卻不是人人相信的話語。成長過後,相信愛的人反而少了,少了很多。 成年人比想像中還要疲倦衰弱, 時日帶走不只是光陰,還帶走了愛,經驗豐富得來一副千瘡百孔的軀幹,空洞枯竭但仍舊拼命地活著。愛不是單指愛情,是一種涵蓋所有層面的生活追求,包括人際關係,思想和行為。簡單一點,渴望明天比今天美好,希望別人過得比自己快樂。夢想也是其中一環,因有愛有希望,有希望有愛,兩者同生。這份熱情可推進美妙的事情發生,在別人還無動於中時就開始改變世界,奇蹟就由此而起。由愛而生。
Alive不是名字,也不是代號,是標記。
叫自己不要遺忘生活的標記,就是愛。
。。。。。。。。。。。。。。。。。。。。。。。。。。。。
後記:用上整月時間修修改改,寫下整篇生存之道。思緒整理一下,心思更清晰明確。再次站起來,拿著勇氣面對將來,比過往更堅定,更自信,更成熟,更有技巧地迎自由和愛起舞。
七條寶訓,繼續修行,縱使在這令人方串盡失的世代。
我的生存之道。
2008年5月31日
2008年5月26日
Jason Mraz-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

經歷成長,經歷變化,最終成就智諺之音。
兩年脫變,帶來一位充滿自信與智慧的音樂詩人。 這一次Jason Mraz用他的語言向外宣告他的哲學,比從前更堅定更動人
I've been spendin' way too long checkin' my tongue in the mirror
and bendin' over backwards just to try to see it clearer
my breath fogged up the glass
and so I drew a new face and laughed
也許疲累得連睜眼也沒心情,也許麻木得被傷害也知覺全無,但也許傾刻最需要就是Jason Mraz用結他拋來的
2008年5月21日
對話
不愛: 「我是不愛」
愛:「我專一 但不長情」
不愛: 「我長情 但不專一」
愛:「我明天想和朋友喝一柸」
不愛: 「我明天又和朋友喝一柸」
愛:「我們好像很好 不是嗎?」
不愛: 「我還是很好 不是嗎?」
愛:「情人節又來? 」
不愛: 「情人節又來…」
愛:「真命天子是 他/她 嗎?」
不愛: 「有真命天子嗎?」
愛:「我們平淡得很」
不愛: 「平平淡淡便足夠」
愛:「他/她又來電 今天第N次」
不愛: 「誰會來電?」
愛:「他/她和當初不一樣子」
不愛: 「我始終沒有變」
愛:「很想和另一個他/她"噢咿"」
不愛: 「只想和那一個他/她"噢咿"」
愛:「可否給我多點私人時間」
不愛: 「我有的只是時間」
愛:「不要吵架好嗎」
不愛: 「和我說句話好嗎」
愛:「相愛很難」
不愛: 「誰來愛我」
愛:「我很孤單」
不愛: 「我是孤單」
愛:「我想不愛」
不愛: 「我想愛」
愛:「我們對調?」
不愛: 「我們對調!」
愛:「我是愛?」
不愛: 「我是愛!」
2008年5月14日
大男孩與小男孩
大男孩與小男孩被安排相遇,浩浩蕩蕩漫遊於日光世界
小男孩的世界不比大男孩的世界簡單,但擁有剛強和智慧面對生活就足夠讓小伙子成為眾人之師迎風起舞。需要成長的不是他,是那比他多活二十年頭的愚昧老歐巴。大男孩點頭認同,不再悲傷,因他學懂小男孩的智諺。再一次成長。
大男孩這天獲益良多。小男孩愉快疲倦回家去。
仍然相信,愛仍然在。就像照片和貝殼讓人溫暖。2008年5月8日
今天是...
是時候學懂
人一生 或許不只愛上一個他/她
.......................
從背後了解一個人比較真實
至少可以接近靈魂深沈一面多一點
擁抱也一樣
.......................
天空飄蕩著朶朶白雲 令人神往的白雲
.......................
寂寞嗎?
寂寞!
不找人相伴?
獨處時寂寞比相處時寂寞來得要好。感受好得多。
.......................
It takes some silence to make sound
It takes a loss before you found it
And it takes no time to fall in love
But it takes you years to know what love is...
Jason Mraz-Life Is Wonderful
2008年4月22日
2008年4月12日
小男孩與大樹
這是一篇關於成長的故事。
在山影之間,出現一小小身影。小男孩。
小男孩走出森林,拖著疲憊身驅來到大草原的中心。 中心有一棵大樹,強壯而深沉,樹身盡是風霜的木紋,樹冠掛著零星的綠葉。
小男孩站在大樹前,伸出手貼在大樹表面,他正在感受它。 大樹聽見有把柔弱的聲線向它說話,向它問好。 小男孩等著大樹回應,小手始終沒有離開樹幹,他想找片地方休息一會才繼續上路。 頃刻, 他聽見樹後傳來咆哮般的呼呼聲響,便轉身繞到大樹另一面。 一看。 大樹有一樹洞,洞口不大卻剛好讓小小個子男孩穿過。 小男孩彎身躹躬,二話不說跳進去。大樹笑了。
小男孩安歇下來。
小男孩時常為大樹澆水。 晴天時,他為它修剪枝節,讓小雲雀站在它肩頭上歌唱。 小男孩時而拾起地上的枯枝當寶劍練習。 大樹從旁指導,教他防禦之術抵擋世間惡魔。 秋風吹起時,他們常常為散落在大樹身上的蒲公英種子爭吵,它希望他把種子除去,他卻喜歡種子掛在原處當裝飾。 最終,他會抱著粗糙的大樹根沈沈睡去。 蒲公英仍然原封不動。 寒冬時,大樹把枝幹折下,讓小男孩生火取暖。 他則剷下樹頂厚厚積雪堆成大大小小的雪球圍在大樹旁。
大樹比從前長多綠葉。 小男孩一天一天長大。
第三個春天,雨下不停。
有一天,小男孩正想走出洞口之際, 前額一不小心與洞頂撞個正著。 大樹哮了一聲,三數條樹枝應聲落地。 小男孩的世界戛然而止。 他頓覺自己長大了,樹洞被他的活動撐開,樹身變虛弱。 大樹已容不下小男孩的成長。 小男孩想起他的旅程,三年前的。 他退回洞中,瑟縮一角。 大樹看著一切。 默不作聲。
大雨持續。 小男孩沒有走出洞口。
大草原只有雨點灑落的沙瀝沙瀝。
春雨的最後一天,雨特別凶。 小男孩動身,拾行裝。 他撿起平日訓練用的樹枝,感覺脆弱不堪。 他把小枝放進口袋最深處。 大樹問小男孩可安好,他沒有回答,眼淚沿臉頰落下。 那一夜,小男孩掉乾所有眼淚,大樹掉落所有綠葉。 雨水,眼淚和落葉。
清晨時,小男孩在樹洞刻上『小男孩』三個字,又從樹幹摘下一顆種子,種在心裡。 愛,在心裡滋長。
小男孩走出樹洞。 大樹本可用樹根纏上他的腳踝讓他留下來,也可用樹葉堵在洞口困住他。 但它沒有。 他感激它沒有。
小男孩一步步往前走,縱使沒有目的地。 他告訴自己需要成長,但不要成為強捍的勇士,他要成為一棵強壯的大樹。 他身後那一棵。
小男孩再次消失在雲霧間。 大樹留在大草原的中心。
這是一篇關於成長的故事。
小男孩和大樹成長的故事。
小男孩這樣想。
2008年4月7日
一片白
曾幾何時,常常隨手拾起原子筆便在繪本上亂掃一通,無目的無主題,圖像和心情同樣隨性而為。 作畫沒有特定時間開始結束,只知一畫便是數小時。日積月累,筆觸變成圖形,圖形併合出圖畫, 但圖畫卻從沒有一幅成就出作品。那一天那一頁那一部份會被從新著墨,只有天曉。時間給了那些圖畫一片問號和無數片白。而留白位成為畫面的重要支柱,代表未來無限可能和熱情,和希望同樣。
向上望萬里無雲的天空表面是美好的。但長年放晴的天空底下卻只留下死亡和絕望,沙漠一片。 生命需要依賴白雲和雨水才得繁衍。白雲朵是恩澤和祝福,多變的形狀也為天空帶來驚喜,它的影子則成為大地的護庇。白雲朵就在天空和大地間增添生氣活力,溫柔而美麗。可惜從沒有被欣賞。 當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時,眼睛應該為留在天空的一片白歡喜快樂,它就像上帝的棉花糖給世人幸福。那天邊一朵雲。
從一開始,就在制度和習慣中成長。從幼兒園至大學府,初戀至離婚,強積金至生果金,跟著前人的經驗步伐經營生活好像沒有那麼徬徨無助。所以沒問為什麼也沒問為何。任務一完成又再向下一步推進,前仆後繼疲於奔命地使盡奶力。生活就在一片理所當然的氣氛中被安排得充充實實, 沒有時間和空間為眼前的生活認真地想一想。近來,常常望著空白的位置發呆。 巴士的空座,雜物之間的白書桌,吉鋪出租,只有泥巴的花盆, 所有沒有承載既定東西的空間總把腦海捲入迷思中。一方面為那位置未知的將來感到雀躍興奮,同時也為失掉責任而感到舒泰自然,自由自在。 也許成長過後, 比從前了解自己,知道什麼該做不該做,也清楚自己的規範限制和極限不用為空白虛空而大費周張。最要命學懂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慰藉自己早已失喪的靈魂 - 把生活排得密密麻麻(或充充實實)沒有甦醒的餘地。滿足嗎?有誰為密閉的生活滿足嗎?
也許處事成熟,心思細密了。但竟忘了白雲朵和白色繪本的幸福快樂。
也許真的疲累。
也許是時候留下一片白。生活的白。
繪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