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9日

泰國遊~蘇梅

天堂?

蘇梅島以旅遊業為主幹。島上有無數餐館,酒吧和渡假酒店,打正旗號賺外弊。大街上,全是紅鬚綠眼的世界,以搖酒樽踢著拖的鴨舌帽青年佔最多。可想像這裡就是里安勒度的迷幻沙灘,同樣充滿熱情和自由。唯獨缺少了那份看不透的深度,只是一個旅遊天堂吧。
沒有太多生活文化好看,當地薑也只在洋鬼子人浪上偶爾浮面。全是小販和服務生。或許當地人刻意畫清界線,界定出外邦水魚活動專區,自己卻隱居於另一環境圈裡。情況就像牧『洋』人拿著電剷走入『洋』棚,在正在瘋狂吃草的『洋』牯身上大量搜括,然後拿著『洋』毛施然回家吃晚飯。不同的是蘇梅水魚是甘願上釣的。收獲也不是毛絮。是美金。要幾多,有幾多。
要求不高,手握照相機已足夠自娛,樂透半邊天。不消一分錢。

附加資料:曼谷航空直航機是前往蘇梅最佳選擇。其他途徑,後果自負。


浮潛


總覺得眼前迷朦朦一片,應該是陰天的關係,隱約看到海底下雜亂的圖案。浮上水面,仰頭擦擦鏡,再潛。這一擦不得了。看清。身體下是連綿的珊瑚群,無窮盡的向四周延伸,直至深藍色的盡處。那份色彩似層相識,與深海獵奇藍地球所紀錄的不惶多讓,同樣班爛,同樣耀眼。唯一不同是那種全天候的狀態,感覺新鮮且震撼。震撼是那份立體真實感。身體在水平面載浮載沉,像不停穿梭於兩個世界之間的臨界點。水面世界的最低,水底世界的最高。極端兩點。也許水平面下是另一度空間,承載著不同的生命模式。用雙腳走路的生物了解不了的模式。 只能探訪。只能觀察,眼看手勿動,像鬼魅遊離人間,近褻玩只會造成紛擾混亂,破壞秩序。

Koh Tao是浮潛勝地,位於蘇梅外海。珊瑚和魚的種類繁多。目不暇給也目瞪口呆。那些魚不怕人,也高傲地自視地頭蟲。對著相對龐然的人類亦然,甚至施龔。小小魚身,迎面以來,還抖膽和牠身體體積相約眼睛互相正視。就在貼面之瞬間,小魚冷不防一招眼明手快靈犀指一彈,嚇得飛往九霄海外。這條不幸,遇上怪客。

附加資料:Link


2007年8月25日

泰國遊~曼谷

商城

曼谷,其實沒有什麼值得紀錄。至少那四日三夜沒有。最深印象莫過於當地的士,超速爬頭飄移切線樣樣精,公路開拖互片好比頭文字d。曼谷還有商場。商場,商場和商場。全亞洲最新最大的是商場。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原來又是商場,商場商場商場商場商場。究竟是曼谷本土興旺的消費市場所致抑或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絕對物質主義腐蝕獨有的生活文化?答案不得而知,卻只心表同情。身同感受。不愛商場也許還有市集夜市,售賣各類手飾精品。咬牙切齒保證手造只此一家,實情是老翻再過兩步又一間。
當然相信曼谷擁有地道美麗的一面。但無煙工業全面以物質消費主導。忘卻生活文化存在和欣賞價值,曼谷最多只是一座無限大的集散場,用來作交易。像香港。

曼谷真像香港。飲食文化也相似。食物種類選擇多,豐儉由人。總之愛吃人仕遊曼谷前最好參加『纖型22』打底或帶幾包『沖涼廋』傍身。以下選出是次曼谷遊美食三大,有食趣人仕不防試試。

第一位: T&K


魚露生蝦處處有,唯獨T&K最美味。選用大大大隻海蝦,晶瑩多汁的蝦肉足夠令人眼睛發亮。原隻放入口,蝦肉汁四射,沖擊口腔牙縫間。厚厚蝦身,牙彈彈的,證明新鮮十足。加上菁檸魚露蒜片的催化,空碟子就只有一個選擇。伙記,再來一碟。其他食物也勁度十足,包括咖喱炒蟹、辣椒膏炒蝦,炸蝦餅和蠔餅。必試。

附加資料:唐人街街口,4至5層高,大大綠色招牌,無人不曉

第二位:The 9th Café


友人推薦,甜品精選。千里迢迢,全為一件Banoffe Pie。的確,值得!上面是鬆軟蛋白,甜而不膩。中間是層層疊香蕉片,像黃磚牆。黑曲奇餅底加上焦糖香,口感和味道與上層截然不同,卻帶出了極豐富的刺激。甜品迷,不容錯過。其他如檸檬慕絲也值一試。
附加資料:地址-Siam Paragon, G Floor, 設於超大型商場底層 Food Court

第三位:RIOJA Spanish Restaurant


看到網友推介,膽粗粗走去一試,純粹想吃一點特別的菜款。西班牙菜少有得吃,就試試吧。餐廳隱沒在街行尾,但不難找,從BTS走來不用3分鐘。推門內進,不要被空盪盪的餐廳嚇怕,因在當地西班牙菜始終不算是熱門選擇。打開菜單,不要忘記點選西班牙海鮮窩飯(Seafood Paella)和海鮮意粉(Spanish Pasta with Seafood in Al-I-Oli Sauce)。甜品則推介甜酒釀利伴雪糕(Sliced Poach Pears in Spanish Sweet Wine Sauce)。其他食物和服務也在水準之上,至少泰國菜已吃無味,RIOJA也算是有驚喜的選擇。
附加資料:Link


2007年8月23日

泰國遊~Proud Phu Fah

如果要選清邁最令人驚喜的地方,首選 Proud Phu Fah。
Proud Phu Fah 是一間旅店,由9間小巧的樓閣組成。不多,只有9間,服務不到20位客人。由步入木門檻,穿過潺潺水聲的流溪,走進與中庭相連的開放式餐廳,看到的,全共融一片。所見一切契合得天衣無縫,一花一瓦一草一磚不再被區分,為那片土地雕琢出一件附屬品,讓過客細味獨有的情懷。清澫的。
9間平房設計各有不同,卻以同樣玻璃外牆配以個人鍾愛的地球色(EARTH TONE),外接下躍式露台。室內樓底超過6米。有一把懷舊吊扇高高掛。就在木橫樑與石屎天花之間。落地窗四周全是一片綠,折射出令人飄飄然的綠光。有一股脫清光的衝動。應該是出於本能。赤裸的。衣服在那裡是多餘,反正遮蔽身體隨手揮來一片葉子就足夠。不是。一片大葉子才足夠。最大的。
附加資料:每人每晚約HK$400
Link
Proud Phu Fah 是以山和霧為傲的意思,亦是建造者兩小朋友的名字。

2007年8月4日

泰國遊~清邁

清邁,下雨。常常下雨。但有個性。下雨範圍清晰可見,是天氣先生局部地區性那種。就算龐沱大雨,話收就收,不要渴望雨後上天再給一丁點滋潤。雨也是祝福,或是上天連繫土地的方法。路邊的破盆爛瓦,植物卻在其中向榮生長,花兒也在枯葉泥濘盡情綻放。明白了。天生天養。人也一樣。飛機上看見雨水落在田園上,逐片逐片,好像系統式灌溉。想起天降瑪哪,不多不少。原來是上帝的工程。上帝的庇蔭。
附加資料:曼谷去清邁乘坐AirAsia,機程約一小時,機票約$90(未連稅項)

更多更多

清邁市位於平原之上,四周群山起舞,是一只大大的平底鍋。深綠色的。放眼看去是圍成正方形,樓房散亂其中,像四方城內的馬吊子。
行程許可,在地圖上選了一條直路走,其實隨意一條也可以,因沒有目的地要前往。景點名勝可免則免,反正拍張到此一遊的照片不會比Google Yahoo找來的好看。清邁也少了奇景奇觀可以壓場。要看,就看生活。
街上行人汽車不多,應該正直辦公上學期間。商店也許照常營業。店務員也許如常工作。也許不是。因店舖多是無人駕駛,像一座巨型的販賣機,拆掉了透明防盜蓋,任均選擇。情況至少在有人對著收銀處大叫三數聲前是這樣的。應該是概念錯了,不是一種生活在利益計算下的人能理解的營商手法。遠處傳來的煙霧夾雜著燒肉和炭灰味,小販販賣的是意想不到的串燒豬大腸和雞臀。一串。本了老命也得試一串。不只一串,還有那份超越地域文化...(在此剎停。寫下去也是重覆三督屁。技巧有限,描繪不了那份淡然卻豐富的感受。就讓那份甜美留在回憶處,或待各下親身去發掘。更多更多。)
附加資料:街頭串燒,約$1
。沒有肚痛大作,看你敢唔敢博

屬山之地

坐在包車後座,臉沒有一刻離開車窗。玻璃面散著雨水滴,濛濛陽光下的點點投影最吸引,一圈一圈,皮膚多了黑豹子的神秘。從市集到深山,熬上個多小時的車程。沿途風光飄移變更,石屎牆換成大樹幹,參天成群。悄然的改變,相信是可一不可再。最期待被淹沒,被抽離。被綠色的海。
拉開車門好比拉開洗衣程序運作中的洗衣機門眼一樣。車箱內封閉累積的興奮蓄勢待發。心情,一下子,水銀瀉地。跳下車,深吸一口氣。微涼的。再吸,原來空氣已泠下來了。泠不下來,更狂熱澎湃,是身體。大叫大嚷,有一點點兒過度,失控。天色剩下最後的一片灰籃,四周樹影是深綠而層次分明。身再轉一圈。為這片天這座山。笑了。那才叫懷抱,大自然的。

附加資料:山
。遊清邁必要往山走一趟,那份高深廣博,忘也忘不了


看,不得了不得了

簡簡單單

唱遊異國,沒有什麼比好心情重要。拍照片亦然。就算好天氣好景觀不在鼓掌內,也可看看沉鬱的世界訴說什麼故事。美麗以外,世界還有其他形容詞。
午餐時分,途經山中小村鎮。四周仍然是山和霧。從谷中爬升消散那一種。不住的。輕輕的。村口相連一條往山上的路,相信是鄰近地區最熱鬧的一條。路旁是商店,售賣土產紀念品的。往上一柺,不出20步,原來已是平房民居。噢。商店街,已止步。在村口的小店坐下,嚐嚐炒河湯粉。味道不錯,風味搭夠。尤其土炮黑蠅迎風而來。繞迴不去,使地道風味更具體貼切。
衝衝吃完,拿起照相機拂袖而去。轉往下路,一片爛地黃土,連平房也帶點疏落。赤腳街童彈彈跳跳迎面而來,在鐡皮屋前竊竊私語樂樂大笑。準備好了,緊握鏡頭衝過去。咔唰。做一個勝利手勢。咔唰,咔唰。跟隨他們往空地走,在砂石堆玩耍。做一個鬼臉逗他們注意。咔唰。語言不通,用大自然的話音溝通。扮豬扮狗扮雞叫。望了過來。咔唰。笑。咔唰,咔唰。快門閃過不停。

雖然逗留不過一刻鐘。步履在百米範圍之內,卻忘不了那雲霧中的山城。簡簡單單。像孩子的笑臉

很少拍人。因最難捕捉。這張,最愛。

2007年8月2日

泰國遊~起程

香港人始終是工作狂人,無論各下願意與否。十一天的自由之旅,換來的是排山倒海的工作,就當是責任,或是懲罰。但自由始終是率性和任性的為此,可以不惜一切。
趕!沒有預備下出發。隨便拾拾行理,查查證件,便把背囊托起。背上行李初期,略嫌潚霜的軀體習慣不了那重量,經常搖搖晃晃,像個醉漢。但飄飄然的感覺也是好受,特別對於旅遊的未知和期盼,腳踏實地好像過份拘謹,也不設實際。就這樣走吧。反正旅遊看世界,用怎樣的步伐走也精彩。
這一次,目的地是泰國。
附加資料:隨身四件寶-Canon Eos300單鏡菲林相機,Fujifilm Natura Ns傻瓜菲林相機,Canon IXUS800數碼相機,鴨寮街伸縮迷你腳架。

2007年7月12日

作息有時,天氣會變。夏天,始終不是思想的季節。坦盪盪,最享往。

癲喪好天氣,活動細胞再次催生。藍天白雲,白沙熱浪。那是多麼的令人期待。不用多說,解脫就夠了。

陽光,海風,朋友,青春,還有相機和好心情,熱力就是感受。享受。

青春著跡,照片留痕。最愛底下那張黑魂版盛夏光年

2007年6月21日

日記

每天08:00起床,09:00上班,12:30吃午飯,18:00下班,19:00吃晚飯,02:00睡覺。這就是一天的行程。

早上起床,響鬧總會提早20分鐘,因為對夢醒再入睡那份甜蜜喜愛非常。雖然意識只維持數十秒,感覺限於和被窩接觸之瞬間,但重回夢鄉的安慰,已足夠提升睡眠質素。睡,始終是人生首要事情。20分鐘過去,夢醒時分。眼睛最早活動。因身體其他部位是有意識被壓抑著,不可魯莽動彈。家室400呎,空間有限,睡床選用姨媽傢俬高身設計,騰出下層空間作起居之用。但此消彼長,床位與天花不離兩呎。若晨早驚醒來個蜈蚣彈,定必爆廠毀容兼埋單。所以,每朝必耍寧波微步,走出晨光第一步。

工作地點沒有直接交通工具到達,下公車後要走5分鐘路程,是走在廣闊的天空下的。工業邨設有發展高度限制,建築物不到7層樓高。不用抬頭,黃紅黑雨雷暴警告盡收眼底。個人最愛風雨飄搖的日子,看著打工仔拿著武器逆天而行,背後是一頁頁的辛酸血淚史撐起了把把雨傘。縱然各人朝不同方向,卻殊途同歸,為生活顯出果敢和勇氣。還有石屎路上的小水氹,是天雨失落凡間的仙器。無風時的倒影幾可亂真,通往世界另一個盡頭,或是天堂,或是地獄。

公司具規模,是傳統呆板的方形間隔,毫無生氣。煞白燈光最要命,飯氣攻心就更加倍難捱。打工仔名言『鬼叫你窮,頂硬上』最貼切,是接受也帶點積極。工作環境改變不了,卻可以創造,全在乎生活的執著有多少。長臂射燈從電腦螢幕後伸出,光線聚焦在工作檯面。照明效果不大,像多此一舉。唯獨黃光的感覺不同。過去,烏絲燈常伴我挑燈夜戰,戰那沉重的課本。一切事過境遷,卻愛上黃燈光的溫暖感,親切而熱誠。或是求學時那份不計成本的單純拚勁更令人神往。只要一按開關,光線所到之處成了私家重地,用來自我完善發揮想像的地方,是上司同門干涉不了的禁區。

家有四口,全民皆兵。為生活,各自擁有自己的生活秩序。見面時間不多,最多是『噢』咀反眼頸椎折斷的熟睡面容。若不是耳朵子夜聽見夜半仔敲門或老人竊竊低語,眼睛必以為床上躺著一件件返魂乏術的軀幹。(幸好老娘是古墓派傳人,不懂電腦互聯網日誌等科技,否則以上文字必被臭罵封殺兼取締。)晚上回家,家壁四『逃』,感覺有點空洞冰冷。唯一茶几上預備好的菜餚散出微溫。不用吃,已知是最窩心溫胃的上品。

『夢中人 這分鐘我在等 來製造心裡興奮』晚上做夢,最佳節目。縱然做夢有時頗費神,但也不及現實生活限制多多累人。想飛,飛不起,想跳,跳不高。夢,是讓靈魂獲得自由之境。最愛夢境裡的天馬行空,確實令人叫絕。這邊廂親朋好友反轉豬肚來個捉迷無間道,最後中彈不亡反來個復活無限。那邊廂香港奇案叉燒包,血洗全家埋後山。

生活確實平淡得很,沒有他人感興趣的環節。每天打打呵欠,揮揮衣袖便過一天。最多閒時談談情,跳跳舞,為生活找點樂子就是一輩子。這與你你你他他他沒兩樣。但我為這個毫不起眼的自己深感慶幸。因平凡是福。我活在螻蟻之中,卻像星秀有獨特的名字,顏色和特點。全都是我喜歡的。

安穩過日子是祝福。平淡生活中找到快樂和愛就是意義。

這就是意義

2007年6月9日

當女人四十重播

當城市不斷大興土木重建又重建,商場再商場,我們已失去橫街小行的同一屋簷下。

當大政府小市民大機構小商店將溫室效應掛在唇邊門外,泠氣又泠氣,我們再感受不到木棉樹下雪的溫度。

當物質享樂主義將肢體各從其類,LV蘋果加蘋果LV,我們義無反顧地相信掩飾是理所當然的,繼而將身體埋藏,埋葬,直至『 睇』無完膚。

當心跳隨樓價入息保險股票上上落落,買入買出再買入買出,我們正以底價沽出最寶貴的資產,生活和心情。

當保安系統輔天蓋地式保障生活各樣,密碼加密碼,我們好比因渴望安全感的此地無銀銀主。

當新力蛛蛛俠正與迪迪尼海盜王特技大戰,續集又續集,我們已遺忘許導演在女人四十裡,幕幕集體回憶的抗爭。

上電視台重播女人四十,無論重看多少次仍舊回味。人物感情關係描寫細緻不在話下,故事背後對本土人情身份價值和人鄰關係來一次全面大反思才是精神所在。導演先見之明,試圖力挽狂瀾,用電影喚起香港人對自身一切的關注。可惜,13年前拍下的紀錄,只留下絕美的回憶和唏噓。香港已離香港人很遠,很遠。 

最可恨的是政府的高地價政策,將香港文化移平。與電影場景相比,現在舊街道不見了,一步一景的街行也被發展商『買少見少』。重新發展的社區和玻璃巨廈不再是 繁榮的表現,取而代之的是發展失控的的無力感。發展商利字當頭,價高一呎,起高一丈。擎天朗毫IF4猛然拔地而起,與天比高,目凶一切。試問星斗有誰像從前禺公移山,手起鏟落,鏟那冚家富貴地產發『錢』商。


當這天香港前景被拍賣,天空最終也被收買天價加天價,我們卻恨錯難返

2007年5月21日

區區有睇頭-天水圍

身處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不被參天巨廈,玻璃鋼筋包圍已算萬幸。何來閒暇雅興去奢求一片天,一片水?
天水圍, 這個名字確實美。但可惜,這個地方的美麗還未被發掘,名字已令人不敬覺『遠之』。沒有繁華鬧市,沒有老外夜店,沒有例牌超級商場,沒有地道街頭小店,香港市鎮應有的配套設施,天水圍一概有待發展。中環可愛,因它有洋妞有番狗。西九龍可居,因自持新興豪宅區。觀塘可望,因重建發展一浪接一浪。至於交稅幅度和人均收入永遠位列榜尾,罪案問題兒童個案比例卻是明列前矛的天水圍,它的評價可想而知。天水圍的價值被忽略了,全拜城市規劃和階級觀念所賜。但當還未真正踏進這片土地,請挪開印象中的偏見,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去定奪。香港的土地有價值,不是只有發展商天價爭奪時才存在。天水圍是香港的一部份,是任何意見篡改不了的事實。
天水圍城若有幸置身當中,原來何其令人讚嘆,是香港不可多得的一片土地。

2007年4月30日

死者已矣

徐步高一案終完成聆訊.

死者已矣,這是我對這件社會悲劇所抱持的態度,只願所有死者遺屬能盡快從悲痛中活過來.可惜,法律還未有平息一切,反讓傷口一再破裂.

我沒有法律根底,草根一名.由聆訊開始,心裡的疑問一直滾大,摸不透的是審訊背後的意義和價值.既然聆訊長達兩個月,就讓我先放下問號,看看事情發展和去向.看,天天看,看報紙A1和午間新聞現場報導,可惜疑問好比香港的空氣質素每況愈下,一天比一天看不見.新聞的重點落在花邊消息上多於聆訊過程,投資失利,北上尋歡,考試失敗,上司督責等的個人私穩上,成了最荒謬的呈堂証證供.法律理直氣壯地揭故事,挖瘡疤,主打涉案人的性格缺陷,繼而分析云云.

60天長劇可以說是高潮泆起峰迴路轉,但最了不起的還是千呼萬喚的反高潮裁決:『xxx被裁定合法不合法被殺』.可能一下子不能明白,也可能一時間不能了解,不要緊.再聽,再看.『陪審團一致裁定xxx合法不合法被殺』.豈有此理.殺與被殺,是警方在審判前已抽絲剝繭得來的結論,是乎合社會認知的解釋,是不用法律使之成立.至於合法不合法,用法律判決更是荒謬.法律是一種制度和規則,是人所共知的規範.在各死者中槍身亡的一刻,法律早已為事件加上一系列解釋,是不用勞私動眾新朋舊友逐一出庭作證才成立的制度.

為了合法不合法,死者的家屬被迫面對車輛式的籲論壓力.狗仔隊的行徑被冠上合法美名,在法庭上對死者親屬朋友來個合法大逼供,極像希特勒集中營對戰俘的合法嚴刑銬問,一切出於維持社會利益的法律.全港市民更驚覺個人私穩保障如來如此脆弱,只要行差踏錯,過去所有生活細節也隨時成為呈堂證供,像真人騷讓700萬人觀賞.個人物品更應該盡早銷毀,因為八達通也可能以叛國罪將個人行蹤全面大公開.裸露超過一點的照片更不應該存檔或炫耀,否則性能力高低便成為便利新地可造之才.

徐步高妻子李寶玲是其中一位重要證人,牽引整個審訊程序和媒體的行動.她應該是法庭上最堅強的證人,以眼淚頂證最親密的戀人,一方面背負丈夫的罪名,同時承受著真相在謊言之後的狠毒.法庭歇斯底里查找的證據,比真相本身還要殘酷.在60天聆訊,淚是最堅強的表現.表現她的寬恕和支持,對社會和丈夫的寬恕與支持.她選擇閉上眼,保存屬於她的回憶,關於她與他在法律下承諾一生一世的回憶,是法庭聆訊掠奪不了的堅貞和愛.她,選擇相信她的丈夫,相信她的愛人.這是她個人一生的裁決.

60日的酷刑過去,但願她為她的家人重新振作.死者已矣,是我對她的慰問.

至於那一場大審訊,但願是香港歷史上最後一場.因為當法理凌駕一切,原來社會同樣可笑可怕.

2007年4月19日

遠D睇

遠多一兩步睇!差不多啦 遠多少少就PERFECT!
看清楚,很震撼的一件室外裝置作品!

瑞士藝術家 Felice Varini於Cardiff Bay Barrage的傑作.想知更多,點擊題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