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4月18日
Ceiling Fans

2007年4月13日
Short-Bus
性,可以是無規限的,是一種跨種族,跨性別和取向,跨外觀和跨年齡的行為。愛和寬恕亦然。Short-Bus創辦人對性的開放態度和對參加者的無任歡迎,目的只為提供一個平台,讓有需要人仕各自聯繫,只要找到共嗚,自我慰藉和慰藉別人的方法悉隨尊便也。城市人擠在密密麻麻的樓房中,縱然身體親近,心靈卻寂寞得很。Short-Bus正好是城市裡的伊甸園,破除擾人的價值觀,讓最羞恥的缺陷大解放,詛咒與衣裳一同沒掉去。那裡也沒有忌諱,因為殘缺的心比比皆是,怪物妖魔得以重新像凡人,找到知音,得到安慰,更重要的是寬恕。Short-Bus正是現實世界全然否定的烏托邦世界。
在Short-Bus裡,目光不帶一點挑逗。眼神接觸是一種認同與諒解的渠道。就算在激情巫山的男女,亦能向窺看者報以最親切的微笑,像在施恩惠般,分享和平信息。顯然,製作人刻意將性的糜爛抽空掉,參加者赤裸而投入,卻不沈溺。他們理性得很,清楚性愛只是行為,用於滿足慾望和溝通,是情感關係中的關鍵。
情色電影,原來也可以感性的。

『…You would pull me aside,Just acknowledge that I try…』。
當每天營營役役,你尋找的,可能就是這東西。
2007年3月26日
夢『二』
心明只是宣傳技倆,這句話卻在心中縈擾不下,因為有關夢想的神經還未完全在現實枯掉,是萬般慶幸的事情。
由學懂仰望天空開始,心裡已清楚知道,夢想是遙不可及的。特別對於缺乏任何出眾技倆的小伙子而言,遠大的夢想,再多也只是空談。但無論實際距離有多遠,夢卻從不背棄相信它的心靈。
小男孩對天空充滿幻想,期待有一天能觸動天空一下,感受最碧澄的藍色。他站在山崗最接近天邊處,伸出手,往更高點摸過去。身體不其然展開,迎著風和自由,氣息在剎那間充滿他的生命。雖然他一值撲空,也自知個子小小永不達天際,卻因那一顆追夢的心,帶領命運走了屬於自己軌跡。他縱然跌倒受傷,夢想幻滅,卻定下新目標,向著下一座峭峰進發。年月經過,夢仍然在追。心無旁驁的小男孩消失在山影之間。悄悄地,遠去。
有一天,在足跡的絕處出現一張略帶風霜的面孔,成熟自信,眉宇間充滿喜樂,眼光射向前方的一座高山。他,正在上路。他在泉水旁停駐休息,忽然從水面的倒影看見小男孩,他們相視一笑,似有默契的點頭。他的出現沒有使他感到驚訝,因為他深知小男孩一路上緊隨在後,在背後支撐著他的步履。他時刻也能感受他的存在,甚至他的去向。他從不使他失望,也未曾後悔和他一同上路。因為他們有著同一顆追天空的心。他就是他,為天空同心,同生。容貌雖早已給時間洗禮無數遍,心卻被夢想保存得圓整無缺。他曾踏遍千山,看過世間至奇至趣,至美至善,但毅然繼續上路。因為小男孩相信,終有一天,他會站在極地山巔上,再一次伸出他充滿希望的雙手,與天相接。
追夢的人,終究是幸福,無論夢想成真與否。他們在現實與理想之中成長。成功時,他們珍惜自己所有,包括那些別人眼裡的小蒜皮。挫敗時,也從不落荒而逃,甚至敞開心血,面對痛苦虛空,學習反敗為勝的技倆。他們總能在成功與失敗之間獲得智慧。而且他們會得到幫助,是從天地萬物而來的幫助。因為他們的決心動容一切。他們是奇蹟的始創造者。

有一天,你在鏡子中看見小男孩時,
願你和他一起結伴,上路。
2007年3月19日
夢『一』
當然,失望和失去確實可使人一沈不起,尤其當目標未曾擁有,卻已完全失去時,夢想就成了生活最大的羈絆.而且成年人時間不多,不再為緊握不了的念頭而磋跎,這種想法確實可以理解.但世事萬物均雖要符出代價的,追夢固之然要付出,但反之亦然.若未曾踏出一步,卻大嚷著追夢前路遙遠而選擇棄械投降者,這些人必在餘生背負著沉重的代價,被鬼魅般的遺憾纏繞一生.他們失去了夢想,卻在不自覺間把勇氣和希望一併敲碎掉.當回頭已晚,棄夢者也只能以笑掩飾無盡的空虛和內疚,是逃避,也是因果.那是一生的因果.
夢,是對自由和美好的嚮往.想,是對未來的計劃.對夢想視而不見的人,現實就是他們最終的牢獄.
(待續)

為自己著想,夢後請勿沖廁.
2007年3月9日
2007年2月18日
愛情
愛 情,永遠是一條無止盡的題目,沒有範圍,也沒有結論,但偏偏沒有誰能獨善其身不去想。 由情人節至今,思想墜進迷思陷阱,『愛情』一直在心頭纏繞不下,像在死胡同中來來回回。過程中,情歌在回憶中泛濫,在網絡中查找了一些曲目當作急性止痛 藥。當然這是不治本的方法。因為愛情始終是沒有答案的。
12首歌,12樣態度,12種愛的體會…
『相愛很難』
2.無窮年和月掠過 誰和誰還重要麼…擁抱著你 不理明日了
『愛與夢飛行』
3.不信眼淚 能令失樂的你愛下去 難收的復水 將感情慢慢盪開去…一生人 不只一伴侶
『玻璃之情』
4.當我無情無恨望過去 還是笑中有淚 抓緊愛侶只靠寬容不靠淚水
『笑中有淚』
5.有時候 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 都有時候 沒有甚麼會永垂不朽…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 看細水長流
『紅豆』
6.這份愛 誰說永不會長壽…陪著你走 一生一世也不分 天天編出兩雙足印 過千山過千海
『陪著你走』
7.我不想記大過 也不要變大個 我躲進幻覺全日拍拖 難道竟是錯
『壞孩子的天空』
8.走吧 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這是愛的代價
『愛的代價』
9.我不要你的呵護 你的玫瑰…我不要你的承諾 不要你的永遠 只要你好好久久愛我一遍
『原來你甚麼都不要』
10.未如願相戀 便學習單戀 談情如跳舞 間中轉個圈 從來未放棄嘗試
『終生學習』
11.如果可以抉擇 能否一切暫停 將我這份情 來重新監定…愛情似夢迷離
『似夢迷離』
12.而我是否懂得愛 不應該也難改變…現在我未成年 讓我膚淺 只知戀愛大過天…難道老來先可以戀愛
『戀愛大過天』
2007年2月15日
這樣愛
想當年情竇初開,少年正好15、16時,生活上所有情歌情詩均可照單全收,熟讀如流。價值觀更簡單得很,愛情就只有愛情,最多越洋請來羅蜜歐朱麗葉上身, 試試手拖拖,嘗嘗腰抱抱吧了。『我這樣愛你』這首歌推出當年,囊括一切金曲金獎項。雖然對歌者本身印象平平,但這首歌的旋律確實令那班逗芽少年少女聽得如癡如醉,加上任性飛雪山電訊廣告推波助瀾,使癡人夢話更添個人說服力。
9年時間過去,旋律依舊動人,全拜盪氣迴腸的絃樂編曲所賜。歌詞算不上什麼膾炙人口的佳作,幸好時間幫忙添上淡淡的味道。個人情愛體驗更把1+1=2的純愛方程式計算得體無完膚,更遑論什麼超現實童話情節。唯獨歌曲最後一句,震撼不減。那一句不經意的結語,省略所有好惡愛恨,提出了一條壓倒性的問題, 像極氫氣球上打結的紅絲帶,使仿如虛無的感情綁緊,並掌握於手心當中,令人幸福神往。
『我們難道沒信心 這樣愛』送給我認識的每一位。
我這樣愛你
還要將 這雙眼如何俯瞰
然後才可 將猜疑都變信任
還要等 雙手再如何拉緊
不說話也可和你熱吻
還要經 多少放任和寬恕
然後才可 將安全感覺抱住
還要經 多少次和諧相處
不見面也可 學會獨處
還要講 多少對白來撫慰
難道言語 竟比內心更美麗
還要將 多少愛埋藏心底
感覺便會保留到下季
用最孤獨的心 換最溫柔的愛 我仍然盼待
何時才發現 就算天涯海角 都可能覆蓋
我們難道沒信心 這樣愛
2007年2月6日
合作可伴
最後,一聲多謝是少不了的。黃毛小子不識時務和不懂世故的多的是,加上稚幼的意見和決定,一切多得各位的包容和教導。最難得的,還有公事過後剩下的純友之情,雖然只是淡淡的一份情感,卻是不可多得的。
2007年1月27日
節外生枝
生活的循規蹈矩確實可怕。當眼前的景象是一條通達終點的大直路,連合起雙眼也可順利完成時,安穩就是人生最大的白色恐怖。寄居在這硬繃繃的城市,尋找安全感成為人生的唯一目標。工作學業如是,關係感情亦然。夢想與冒險成為多餘的修飾潤澤,那是早在青春期前已被迫放棄的思想。
節外生枝這首歌確實有意思。歌詞帶有強烈個人主義,表明命運在我手的堅定和勇氣,請旁觀者省回說三道四的力氣。未來的不可知固然使人迷網,若人生大方向得不到世界認同了解,還要額外承受別人的評頭品足,那種壓力更不為外人道的。特別對於經濟前途掛帥的港式生存之道,歌者以自身經驗實踐個人夢想的執著和忠貞,將歌曲背後推崇的理念以最血肉的方式呈現,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勇敢。
最愛『我這半世 未算趕 何妨迷路看風光』一句,為生活節奏失去旋律的城市人,提供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答案。

節外生枝
歌手:謝安琪 作曲:Kim 蕭金鳳
填詞:黃偉文 編曲:周博賢
害怕 十個月後再 沒路徑可回頭
害怕 但是我卻未後悔 這是我所尋求
就像某某 情願放低事業去旅遊
半路有 大狀轉做賽艇手
誰和誰做了蠢事
誰和誰亂了主旨
平靜處 自願再生枝
捨平凡 愛動盪 人人其實有個願望
知回頭 會是岸 仍昂然投入去這巨浪
我所愛 我不改
千夫所責也不放
不愛看的不要看
也許我已厭了直航
任性 拿掉我任性 會事業有成
無奈我 其實太不習慣 世界太平
無辦法 慢慢老去 又美麗又冷靜
情願聽來撩亂我命運 那個叫聲
既沒有網 在四方 就恨沒勇氣闖闖
我這半世 未算趕 何妨迷路看風光
捨平凡 愛動盪 誰人其實滿意現狀
知回頭 會是岸 仍昂然投入去這巨浪
你放手了 我不放 千夫所責也不放
且看我這點魯莽 會否帶我上到殿堂
2007年1月13日
兩本書
每天笑一笑 區樂民
區醫生的文字簡潔,多以生活逸事和工作經驗為主題。而且,文義輕巧,智慧最多在最後兩句娓娓道來,像中醫輕施髮針靈犀一點通那種。入睡前,淺閱三數頁,就足夠使年月生活的個人包裝卸下,重回小孩子輕輕鬆鬆躺在搖籃的夜晚,放下眼簾,進夢去。
追風箏的孩子 卡勒德。胡賽尼 Kite Runner Khaled Hosseini
若自問不是天真無邪的人生,讀者定能在文字之間找到解脫,像為過去由罪孽帶來的孤獨感找到安慰。為生活,人必曾經行走於善惡的平行鋼線上,感到孤立無援。
圖右:書面這樣道來:『這本小說太令人震撼 很長一段時日 讓我所讀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我引證了。
2007年1月3日
變形仍舊
一切仍然。我仍然是我,家人的家人,愛人的愛人,仇人的仇人,友人的友人,路人的路人。而這個我,沒完沒了的。當然,一年之後,我仍然在變,像往年一樣,無時無刻地幻化、變更和定形,變已成為自身力量泉源的一部份。變,好比吸入的空氣,徹底地影響著生活,同時提供生活的元素和動力,但必須經過過濾、滲透和轉換,才不至於成為摧毀生命的武器。再者,變是時間最強的副手,擁有時間壓倒性的威力,人若以血肉之軀和變硬拼,終必落得血肉模糊,一敗塗地的慘痛收場。唯有以四兩撥千斤的方法,觀察,了解萬事萬物的可行性和變的秩序, 融會,取其利於己的,化成推進生命的力量,才是生存之道。
日子日日如是, 生活天天在變。 當日子不以為然地流走,變卻悄悄地蠕動, 像夜間樹叢中的毒蛇,在黑暗中吃掉一切。幸然,變縱然靈活狡猾,卻不是無色無相的。只要在變發動襲擊的瞬間認清攻擊目標和目的,作出相對回擊防守,變就沒法取得絕對的勝算。有時候,變是沒法測度,它可能比想像提早出現或比預期更具破壞力,但若不掉以輕心,重新檢討重整,失敗的經驗可能成為下一次致勝關鍵。當然,利用變的本質對抗變的本體是最理想的造法,情況像利用病毒製造抗體一樣,彼之茅攻彼之盾,但這是必須對當前情況全面掌握和承受受襲的代價才能成就的技倆。
變形記,就是為了追蹤變而出現的工具。這裡,紀錄著一個名叫『我』的生活軼事,但不只一個我。因變應運而生的我,有千千萬萬個,千絲萬縷的,甚至比本體的我更著眼更顯明。可怕的是,這個我控制不了那個我,甚至容讓那個我做出與本體我相違背的事情。我無能為力。但我不會任由宰割,我要記錄我的一切,像迷路客在樹上的刻痕,為了出口而使盡一切力量。我相信,變亦最終成為強力鎂光燈下的一只可憎的豺狼,無所遁形。我會捕獵,深入了解研究,並將它馴服。我不會把它殺掉。因為變是屬於我的。我亦屬它。百份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