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6日

夢『二』

『那些年,我的夢想早已殞落於倫敦橋下。』
心明只是宣傳技倆,這句話卻在心中縈擾不下,因為有關夢想的神經還未完全在現實枯掉,是萬般慶幸的事情。

由學懂仰望天空開始,心裡已清楚知道,夢想是遙不可及的。特別對於缺乏任何出眾技倆的小伙子而言,遠大的夢想,再多也只是空談。但無論實際距離有多遠,夢卻從不背棄相信它的心靈。

小男孩對天空充滿幻想,期待有一天能觸動天空一下,感受最碧澄的藍色。他站在山崗最接近天邊處,伸出手,往更高點摸過去。身體不其然展開,迎著風和自由,氣息在剎那間充滿他的生命。雖然他一值撲空,也自知個子小小永不達天際,卻因那一顆追夢的心,帶領命運走了屬於自己軌跡。他縱然跌倒受傷,夢想幻滅,卻定下新目標,向著下一座峭峰進發。年月經過,夢仍然在追。心無旁驁的小男孩消失在山影之間。悄悄地,遠去。
有一天,在足跡的絕處出現一張略帶風霜的面孔,成熟自信,眉宇間充滿喜樂,眼光射向前方的一座高山。他,正在上路。他在泉水旁停駐休息,忽然從水面的倒影看見小男孩,他們相視一笑,似有默契的點頭。他的出現沒有使他感到驚訝,因為他深知小男孩一路上緊隨在後,在背後支撐著他的步履。他時刻也能感受他的存在,甚至他的去向。他從不使他失望,也未曾後悔和他一同上路。因為他們有著同一顆追天空的心。他就是他,為天空同心,同生。容貌雖早已給時間洗禮無數遍,心卻被夢想保存得圓整無缺。他曾踏遍千山,看過世間至奇至趣,至美至善,但毅然繼續上路。因為小男孩相信,終有一天,他會站在極地山巔上,再一次伸出他充滿希望的雙手,與天相接。

追夢的人,終究是幸福,無論夢想成真與否。他們在現實與理想之中成長。成功時,他們珍惜自己所有,包括那些別人眼裡的小蒜皮。挫敗時,也從不落荒而逃,甚至敞開心血,面對痛苦虛空,學習反敗為勝的技倆。他們總能在成功與失敗之間獲得智慧。而且他們會得到幫助,是從天地萬物而來的幫助。因為他們的決心動容一切。他們是奇蹟的始創造者。


有一天,你在鏡子中看見小男孩時,

願你和他一起結伴,上路。

2007年3月19日

夢『一』

電台近來有一段宣傳音訊,是關於夢想的.主持問嘉賓們兒時夢想是什麼,答案總是預期的“行貨”,不是消防員,就是醫生.但答案絕不是關鍵.只要細心一聽,回答時的語氣才令人感到有點窒息.答案中欠缺了肯定,像在描述一件件過氣的童年玩具一樣,帶著點點的輕蔑態度,為那些不設實際的想法感到羞愧可笑.

當然,失望和失去確實可使人一沈不起,尤其當目標未曾擁有,卻已完全失去時,夢想就成了生活最大的羈絆.而且成年人時間不多,不再為緊握不了的念頭而磋跎,這種想法確實可以理解.但世事萬物均雖要符出代價的,追夢固之然要付出,但反之亦然.若未曾踏出一步,卻大嚷著追夢前路遙遠而選擇棄械投降者,這些人必在餘生背負著沉重的代價,被鬼魅般的遺憾纏繞一生.他們失去了夢想,卻在不自覺間把勇氣和希望一併敲碎掉.當回頭已晚,棄夢者也只能以笑掩飾無盡的空虛和內疚,是逃避,也是因果.那是一生的因果.

夢,是對自由和美好的嚮往.想,是對未來的計劃.對夢想視而不見的人,現實就是他們最終的牢獄.

(待續)

為自己著想,夢後請勿沖廁.

2007年3月9日

近來公私兩忙,未能抽空寫文字,但今天聽了一條謎語,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下~
謎面>隆胸公司推出春節大優惠,隆一對乳房盛惠$1000大元,隆一邊胸只收$300
。猜一四字成語

謎底>一星期後揭開-歡迎各界留言猜猜

2007年2月18日

愛情

愛 情,永遠是一條無止盡的題目,沒有範圍,也沒有結論,但偏偏沒有誰能獨善其身不去想。 由情人節至今,思想墜進迷思陷阱,『愛情』一直在心頭纏繞不下,像在死胡同中來來回回。過程中,情歌在回憶中泛濫,在網絡中查找了一些曲目當作急性止痛 藥。當然這是不治本的方法。因為愛情始終是沒有答案的。
12首歌,12樣態度,12種愛的體會

1.也許相愛很難 就難在其實雙方各有各寄望 怎麼辦無論熱戀中失戀中都永遠記住第一戒 別要張開雙眼
『相愛很難』

2.無窮年和月掠過 誰和誰還重要麼擁抱著你 不理明日了
『愛與夢飛行』

3.不信眼淚 能令失樂的你愛下去 難收的復水 將感情慢慢盪開去一生人 不只一伴侶
『玻璃之情』

4.當我無情無恨望過去 還是笑中有淚 抓緊愛侶只靠寬容不靠淚水
『笑中有淚』

5.有時候 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 都有時候 沒有甚麼會永垂不朽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 看細水長流
『紅豆』

6.這份愛 誰說永不會長壽陪著你走 一生一世也不分 天天編出兩雙足印 過千山過千海
『陪著你走』

7.我不想記大過 也不要變大個 我躲進幻覺全日拍拖 難道竟是錯
『壞孩子的天空』

8.走吧 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走吧 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這是愛的代價
『愛的代價』

9.我不要你的呵護 你的玫瑰我不要你的承諾 不要你的永遠 只要你好好久久愛我一遍
『原來你甚麼都不要』

10.未如願相戀 便學習單戀 談情如跳舞 間中轉個圈 從來未放棄嘗試 最大志願 也不管這過程多麼辛酸
『終生學習』

11.如果可以抉擇 能否一切暫停 將我這份情 來重新監定愛情似夢迷離
『似夢迷離』

12.而我是否懂得愛 不應該也難改變…現在我未成年 讓我膚淺 只知戀愛大過天…難道老來先可以戀愛
『戀愛大過天』

2007年2月15日

這樣愛

想當年情竇初開,少年正好1516時,生活上所有情歌情詩均可照單全收,熟讀如流。價值觀更簡單得很,愛情就只有愛情,最多越洋請來羅蜜歐朱麗葉上身, 試試手拖拖,嘗嘗腰抱抱吧了。『我這樣愛你』這首歌推出當年,囊括一切金曲金獎項。雖然對歌者本身印象平平,但這首歌的旋律確實令那班逗芽少年少女聽得如癡如醉,加上任性飛雪山電訊廣告推波助瀾,使癡人夢話更添個人說服力。

9年時間過去,旋律依舊動人,全拜盪氣迴腸的絃樂編曲所賜。歌詞算不上什麼膾炙人口的佳作,幸好時間幫忙添上淡淡的味道。個人情愛體驗更把1+1=2的純愛方程式計算得體無完膚,更遑論什麼超現實童話情節。唯獨歌曲最後一句,震撼不減。那一句不經意的結語,省略所有好惡愛恨,提出了一條壓倒性的問題, 像極氫氣球上打結的紅絲帶,使仿如虛無的感情綁緊,並掌握於手心當中,令人幸福神往。

214的今天,無論閣下愛情光境如何,是如魚得水璀璨也好,是失婚守寡孤獨也好,是苦苦地等單思也好,是老了十年害怕也好,是打得火熱畸戀也好, 是陰陽相隔總言之,大家請握緊屬於自己的紅絲帶,愛下去!

『我們難道沒信心 這樣愛』送給我認識的每一位。

我這樣愛你

還要將 這雙眼如何俯瞰
然後才可 將猜疑都變信任
還要等 雙手再如何拉緊
不說話也可和你熱吻
還要經 多少放任和寬恕
然後才可 將安全感覺抱住
還要經 多少次和諧相處
不見面也可 學會獨處

還要講 多少對白來撫慰
難道言語 竟比內心更美麗
還要將 多少愛埋藏心底
感覺便會保留到下季

用最孤獨的心 換最溫柔的愛 我仍然盼待
何時才發現 就算天涯海角 都可能覆蓋
我們難道沒信心 這樣愛




2007年2月6日

合作可伴

即將投入新工作,心情是非一般的興奮。嚴格來說,這是平生第一份正式工作,至少擁有屬於自己的名片和地盤。絕無花假的那一種。
過去半年時間,在工作中不停地查找答案,為了解人際關係如何在金錢利益之上建立。無論同事、上級下屬、伙伴、主客、公司友好均以『合作』一詞美其名,為自身爭取最大利益。幸然,首次接觸公務關係卻不是一面倒的黑,特別那些以團隊目標為大前提,把個人利益閣在一旁的個體,確實使工作範疇多了一點鮮有的人情味。一點不屬於那片空間而又美好的感覺。
不過,對於一只剛畢業的井底之蛙來說,最新鮮的還是公關工作。整個過程像極Discovery Channel 的特備節目,描述一種『售賣關係』為生的生存模式。以無形的關係換取實質的利潤,是最徹底的一種『合作』。打關係成為公關主要工作,再在適當的時候將成形關係納入公司或個人資產,轉讓出售。一切理所當然,義無反顧。當然職業無分貴賤,在不抵觸法律和道德的大前提下,每一項工作也是值得尊重的。 醫生掃街杵作廚師如此,農務律師會計公關亦然。但不敢苟同的是公關工作那條方程式。將人與人的關係全然計算在成本回報之上,連一句問候也要從長計議,握手示好也要堂皇鋪張時,生活和工作還有可喜之處嗎?價值取向不同,還是快快轉台吧了。
最後,一聲多謝是少不了的。黃毛小子不識時務和不懂世故的多的是,加上稚幼的意見和決定,一切多得各位的包容和教導。最難得的,還有公事過後剩下的純友之情,雖然只是淡淡的一份情感,卻是不可多得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始終是那些合約約束不了的才算珍貴。

2007年1月27日

節外生枝

生活的循規蹈矩確實可怕。當眼前的景象是一條通達終點的大直路,連合起雙眼也可順利完成時,安穩就是人生最大的白色恐怖。寄居在這硬繃繃的城市,尋找安全感成為人生的唯一目標。工作學業如是,關係感情亦然。夢想與冒險成為多餘的修飾潤澤,那是早在青春期前已被迫放棄的思想。
節外生枝這首歌確實有意思。歌詞帶有強烈個人主義,表明命運在我手的堅定和勇氣,請旁觀者省回說三道四的力氣。未來的不可知固然使人迷網,若人生大方向得不到世界認同了解,還要額外承受別人的評頭品足,那種壓力更不為外人道的。特別對於經濟前途掛帥的港式生存之道,歌者以自身經驗實踐個人夢想的執著和忠貞,將歌曲背後推崇的理念以最血肉的方式呈現,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勇敢。
最愛『我這半世 未算趕 何妨迷路看風光』一句,為生活節奏失去旋律的城市人,提供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答案。


節外生枝
歌手:謝安琪 作曲:Kim 蕭金鳳

填詞:黃偉文 編曲:周博賢

害怕 十個月後再 沒路徑可回頭

害怕 但是我卻未後悔 這是我所尋求

就像某某 情願放低事業去旅遊

半路有 大狀轉做賽艇手


誰和誰做了蠢事

誰和誰亂了主旨

平靜處 自願再生枝


捨平凡 愛動盪 人人其實有個願望

知回頭 會是岸 仍昂然投入去這巨浪


我所愛 我不改

千夫所責也不放

不愛看的不要看

也許我已厭了直航


任性 拿掉我任性 會事業有成

無奈我 其實太不習慣 世界太平

無辦法 慢慢老去 又美麗又冷靜

情願聽來撩亂我命運 那個叫聲


既沒有網 在四方 就恨沒勇氣闖闖

我這半世 未算趕 何妨迷路看風光


捨平凡 愛動盪 誰人其實滿意現狀

知回頭 會是岸 仍昂然投入去這巨浪

你放手了 我不放 千夫所責也不放

且看我這點魯莽 會否帶我上到殿堂

2007年1月13日

兩本書

這兩本書,同一時間購買,同一段時間閱讀,同一時間讀畢,同一時間為生命加添力量。

每天笑一笑 區樂民
每當生活出現樽頸,面上剩下愁眉苦臉時,總會在書店書架上找區樂民的名字。他是一位醫生,但他與病人的情況與其他醫生完全相反的。醫生看病者,給予治療。但病人卻是因看區醫生而得到醫治,而且不用對症下藥,因為治療範圍往往超過預期,甚至可使整個生命重現活力。他的散文著作就是診症室,他的文字是藥物,他的生活經驗價值觀是最有效的抗生素。
區醫生的文字簡潔,多以生活逸事和工作經驗為主題。而且,文義輕巧,智慧最多在最後兩句娓娓道來,像中醫輕施髮針靈犀一點通那種。入睡前,淺閱三數頁,就足夠使年月生活的個人包裝卸下,重回小孩子輕輕鬆鬆躺在搖籃的夜晚,放下眼簾,進夢去。

追風箏的孩子 卡勒德。胡賽尼
Kite Runner Khaled Hosseini
這是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著作,以自傳式的長篇小說感動成千上萬的眼睛。故事圍繞一個阿富汗孩童的成長故事,在動盪的局勢,經驗友情親情政治階級戰亂的一切美善醜惡。一位十歲的小朋友,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同和寵愛,不惜對最好的朋友狠下毒手,達成自己的目標。自此,生活一切不再一樣。命運從此改寫。他為此陪上20年的時間與陰霾糾纏,最後還拋下生活所有,重回故地,作一次千里超度之旅,填補心底那無止盡的缺口。刻劃內心世界是本書最精彩的部份,特別描寫主角的嫉妒和掙扎,繼而失望和怯懦,是意想不到屬於10歲少年的內心故事。
若自問不是天真無邪的人生,讀者定能在文字之間找到解脫,像為過去由罪孽帶來的孤獨感找到安慰。為生活,人必曾經行走於善惡的平行鋼線上,感到孤立無援。

圖左:看完這本書,期待下一次的療程。
圖右:書面這樣道來:『這本小說太令人震撼 很長一段時日 讓我所讀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我引證了。

2007年1月3日

變形仍舊

托父母的福,個人年月時間表剛好與世界共識的日曆交接,好讓自己更容易數算日子。年復年,每年今日電視畫面總出現世界各地煙花倒數的畫面,是萬眾歡騰的10下光輝那種。 看了24年 ,重複又重複,心裡愈覺不是味兒。24年 ,萬象沒有更新,生活不再新活。生日願望年度大計一概退色沖淡,好像再沒有存在價值,影嚮力。12月31日與1月1日對個人來說沒有分別,一點也沒有。

一切仍然。我仍然是我,家人的家人,愛人的愛人,仇人的仇人,友人的友人,路人的路人。而這個我,沒完沒了的。當然,一年之後,我仍然在變,像往年一樣,無時無刻地幻化、變更和定形,變已成為自身力量泉源的一部份。變,好比吸入的空氣,徹底地影響著生活,同時提供生活的元素和動力,但必須經過過濾、滲透和轉換,才不至於成為摧毀生命的武器。再者,變是時間最強的副手,擁有時間壓倒性的威力,人若以血肉之軀和變硬拼,終必落得血肉模糊,一敗塗地的慘痛收場。唯有以四兩撥千斤的方法,觀察,了解萬事萬物的可行性和變的秩序, 融會,取其利於己的,化成推進生命的力量,才是生存之道。

日子日日如是, 生活天天在變。 當日子不以為然地流走,變卻悄悄地蠕動, 像夜間樹叢中的毒蛇,在黑暗中吃掉一切。幸然,變縱然靈活狡猾,卻不是無色無相的。只要在變發動襲擊的瞬間認清攻擊目標和目的,作出相對回擊防守,變就沒法取得絕對的勝算。有時候,變是沒法測度,它可能比想像提早出現或比預期更具破壞力,但若不掉以輕心,重新檢討重整,失敗的經驗可能成為下一次致勝關鍵。當然,利用變的本質對抗變的本體是最理想的造法,情況像利用病毒製造抗體一樣,彼之茅攻彼之盾,但這是必須對當前情況全面掌握和承受受襲的代價才能成就的技倆。

變形記,就是為了追蹤變而出現的工具。這裡,紀錄著一個名叫『我』的生活軼事,但不只一個我。因變應運而生的我,有千千萬萬個,千絲萬縷的,甚至比本體的我更著眼更顯明。可怕的是,這個我控制不了那個我,甚至容讓那個我做出與本體我相違背的事情。我無能為力。但我不會任由宰割,我要記錄我的一切,像迷路客在樹上的刻痕,為了出口而使盡一切力量。我相信,變亦最終成為強力鎂光燈下的一只可憎的豺狼,無所遁形。我會捕獵,深入了解研究,並將它馴服。我不會把它殺掉。因為變是屬於我的。我亦屬它。百份之百。


變形記,因變而形成,為變而記錄。
(上圖:伍漢傑年度變形照。)

2006年11月12日

大大大告示

耗了二個月時間, 終於把瑞士遊完成. 雖不至於什麼豐功偉業, 也慶幸生活還有一點點堅持和執著, 算是點綴生活的一點火光吧.
新一年, 變形仍舊, 記事沒變.
文章和生活, 持續變形下去.

2006年10月13日

Tears And Rain

How I wish I could walk through the doors of my mind,
Hold memory close at hand,
Help me understand the years.
How I wish I could choose between Heaven and Hell.
How I wish I would save my soul.
I'm so cold from fear...

Far, far away;
find comfort in pain.
All pleasure's the same:
it just keeps me from trouble.
It's more than just words:

it's just tears and rain.

By
James Blunt


我必以眼淚作箭頭, 讓天空痛快地下雨.

By Alive




2006年10月12日

瑞士遊

旅程結束將近半年, 生活如常地運作好一陣子, 選擇此時為旅程編寫遊記的下半部份, 是出於一份對生活的堅持. 幸好旅程每天寫下了筆記, 片段才能倒回重看, 重整回味…

步出機場的一剎, 整個人呆住了一陣子, 思緒未能立刻處理身體接收回來的數據, 相信眼前的影像就是那一片期待已久的國度-瑞士. 在整個成長過程, 母親大人常常為這片花園加上個人幻想的色彩, 使這個地方多了一份小朋友對童話的期待. 瑞士有點像朦面超人, 聽得多, 看得也多, 但當真正出現在面前, 卻令人有點不知所措.

來到瑞士, 就算閣下自問是路路通也好, 無路不懂無站不曉也好, 往票務處扮扮路癡文盲, 讓服務員為閣下列印一份度身訂造的行程表. 再以冒險心情只根據行程表顯示的時間上車下車(不必理會地點), 上上下下, 左轉轉右乘乘, 路盲們必在預定的時間到達目的地, 分秒不差. 還有特別設置的靜音車箱, 列車起動後, 耳膜只接收到不同文件或書本換頁時發出的音律, 若非車外飄移的風景, 很難令人相信正身處高速列車中. 而且在"企理"的車箱內, 主人大可拖著心愛的Bobby進出車箱, 而不會遭受奇怪眼光. 而且寵物們好像受過公民教育一樣, 就算是龐然大狗, 也不會車卡內亂叫亂吠(我國的大豪客同志們也不容易做到呢). 當然, 高效率和全面的鐵路服務必以用者自負的原則, 將成本轉介到乘客身上. 但遊客在乘搭交通工具時也能讓眼睛遊歷一番, 感受他鄉文化最真實一面, 車資再昂貴也值回票價.




琉森(Luzern)

『經過十日希臘籃天之旅, 心情起初未能接受雨天帶來的愁善感. 但後來才發現, 遊客若能碰上琉森的雨天, 其實是一種福氣. 在這裡, 雨天帶來的感動是一種超越眼睛的精彩. 厚厚的羽絨外是微雨帶來的冷和潮濕, 整個城市像被冷卻一樣, 連耳朵也只聽見雨粉降在河面上的微微鏗鏘. 車的引擎聲響偶然劃破城市, 讓細胞不至於完全麻木, 感受一份由寧靜帶來的脈搏. 原來靜也可以譜出曲來. 而且遊曆琉森最佳的方法就是放下手中的地圖王和景點推介, 任意地停下腳步, 把所有看見的化為感受, 感受心頭泛起的一切. 遊走在琉森湖和卡貝爾橋一帶, 任何一個駐足點也足夠填滿日程表上所有…』 (為了寫出琉森令人著迷的地方, 整整兩個星期活在迷思當中. 想了又想, 寫了又寫, 最後卻不停的改改改. 既然文筆不能達到分享極致, 無法讓大家感受琉森絕讚的一面, 唯有讓文字回服基本功能, 純粹紀錄回憶裡琉森的一切.)

一棟古舊的火車站, 是客旅體驗異鄉文化和浪漫的大門.

一條超級脆皮腸,是超乎想像的味覺震撼, 尤其對肚子空空如也的異鄉客, 火車站充斥的爆皮味, 不是一般的嗅覺刺激, 是不能自控的全身感官誘惑.

一位當地過路人, 是到此一遊相片的拍攝者, 花上了幾分鐘為過客尋找最佳的角度, 是出於一份細心和對自身生活的欣賞, 是大城市裡那一班急急腳們極其缺乏的質素.

一個山中湖, 是亞爾卑斯一帶河川的匯聚點, 周邊的湖邊小鎮是微雨的最佳拍檔, 平靜而浪漫.

一條古老的木橋, 是通往歷史的門檻, 亦是細看河堤兩岸精緻建築的最佳地點.

一種莫明的興奮, 可能源自那份無拘無束的心, 情不自禁地與刷身的船隻揮手大叫, 期待著那一份因陌生的面孔回禮示好而瞬間幻化出來的親切.

一首改篇的中文歌<下雨看世界>, 再次將思想帶到無限遠:『恨我太過快 背了聖經裡十誡 凝望聖母 偏不可以懷 下雨看世界 讓世界哭個愉快 回復到 在母親內境界...』


格林戴爾華德 (Grindelwald)

一條隱沒在雪山?中的小村落, 卻是舉世聞名的瑞士風景區焦點所在. 可幸的, 這裡沒有被披上旅遊區的袍服, 也沒有政府插旗式的『硬膠』景點, 最多也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個souvenir 燈箱. 第一個目的地是上格林戴爾華德冰河, 選擇了健行的形式前行, 對於缺乏攀山經驗的自遊人來說, 這未免過於膽博膽. 迷路好像是必然. 在遍山綠草野花, 眼睛也沒有餘閒欣賞風景, 因為記憶裡, 異鄉迷路客總成為恐怖片的騎哩啡, 不是被電鋸王斬首, 就是被巨峰女人狼咬破喉嚨, 恐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心情躊躇, 直至一位當地的健行者出現,指點迷津,才能安全到達目的地. 但目的地不代表終點, 仰望購票處後的一條垂直木棧道,沿著懸崖往上伸延, 終點至少還有千梯距離. 當然,冰川就在上頭,找不到退下去的理由, 以一步一驚心的心情和一步一分鐘的速度向上爬.爬過最後一塊巨石, 心情正期待著冰川結晶所回饋的冰籃光芒. 『冰川呢?』, 眼睛找不到據點而刺激大腦發出由衷的一個問號. 『還要再上嗎? 』再多的問題也是多餘, 一塊木造的資料板以大發慈悲的姿態宣告著冰川的溶化過程,圖文並茂深入淺出. 各位客旅,下回請早,冰川早在幾年前溶掉了. 心情, 也同樣溶掉了. 就像西遊記之仙履奇緣, 至尊寶為救白骨精而連夜趕回盤絲洞取解藥, 白骨精卻在至尊寶回來前一刻跳崖自盡; 時間,總令人感到無奈. 再想想, 原來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作適當的事情才是大智慧, 若溶冰告示設置在棧道下的購票入口處…

原來不是至尊寶, 是豬八戎!


1)沒有冰川, 惟有吃著平生海拔最高的三明治.

2)『千你的階梯』, 接近垂直的恐懼.

因特拉根(Interlaken)

若是喜歡完全自由的自遊人, 因特拉根必是理想的目的地 . 不用緊握地圖, 不用查看旅遊黃頁, 不用遍尋旅遊中心 , 不用理會巴士開出時間, 不用呆等船期, 時間和地點任君選擇 , 心情也絕可放輕鬆, 不怕迷路, 不怕放逐於荒郊 , 不怕護衛拒人千里, 不怕巨蟲猛獸, 不怕與同行者失散 . 因為這裡一切既簡單又美麗. 顧名思義,這個地方是屬於水的. 小鎮位於河川之間,流水嚮充斥著鎮內的大街小巷.市內大道,河堤與?路並排而建, 接連兩座火車站,東站是入口 , 西站通往伯恩高地. 主城區座落兩站之間, 徒步穿梭不用30分鐘. 沿著河堤遊走,卻比想像中需要更長時間. 因為 停駐的原因實太多了 , 是別墅外的吊燈, 是枯枝與路邊的舊瓶 , 是天鵝的泳姿, 是水面的小漩渦, 是來歷不明的紅彩蜻蜓, 是教堂鐘的迴盪 , 是河道交會而成的落差.在這裡, 不用想太多 . 愛什麼, 看什麼; 看什麼, 愛什麼. .


Hang Gliding

雙手撐著機翼, 屈身在帳篷般的機身下, 躲避從山後突然吹來的風雨. 雨點偶爾落在面頰上, 有的掛在支撐架上沒有落下, 任由風怎樣吹.雲往前走, 剪影卻明確地投射在雪山群中的城鎮上, 黑白分明, 整個山頭像披上了乳牛皮衣, 是瑞士特有的黑白牛牛那一種. 雖然與峽谷下的因特拉根有一段距離, 輪廓卻精緻可見, 特別喜歡站在高崗上遠看城市, 可以選擇定焦宏觀方式看看周遭一帶, 或用長炮微距市內脈搏皆可.
一直沒有離開原地的意思, 因為站在濕漉漉的斜坡上, 滾下萬丈深淵只是數呎的意外. 聽到氣車摩打咚咚作嚮已不知過了多久, 飛行員從卡車走出來時, 情緒亦已回復了不應有的平靜.
『Are u a good runner? 』機師提出最後的一條問題, 因為風向不適合滑翔機起飛而需要利用跑下山坡的速度令機身飛起來, 『yes! 』加強語氣使謊言多添一份此地無銀的羞愧. 起飛過程發生於瞬間. 印象中整個身體劇烈搖晃, 耳朵卻清楚聽見因身軀激動而反射出來的嗚咽, 一切直至雙腳離地才被風聲和尖叫聲取代. 飛, 以成水平的方式飛. 身體完全浸沒於沒有負擔的空間之上, 心情更處於忘我境界, 沒有任何情感能干涉此刻自由帶來的無比興奮. 風更像精靈般,貫通任何形體和靈感上的路徑, 撩撥著未甦醒的細胞. 而垂直往下看針葉松是令人意外的, 初葉的嫩青色圍在中心, 外圍漸變成墨綠色的雪花狀, 像向上帝獻活祭而表現出來的最佳美態. 機師將把手向後推移, 身體立刻像裝上火箭炮一樣, 向前俯衝, 往前面的懸崖直飛過去. 當然, 這只是機師的小把戲, 一下靈活的扭捏就足以在千鈞一髮之際在峭壁邊飛擦而過. 好, 老命總算拾回, 不至死於百萬保臉範圍以外, 否則母親大人必定泉上有知, 咒怨連連. 飛過因特拉根的上空是另一番滋味. 自信心藉那短暫的超然迅速膨脹, 像皇帝出巡, 掠奪城中有形無形的目光注視. 還有和飛行員的一段簡單不過的對話, 談談預料中的飛行和城市歷史, 卻因身處半空而顯得升價百倍.
可惜, 人終需腳踏實地生存. 飛有時, 降落有時. 但從此, 每當凝望天空, 卻可滿足地化身成航空公司廣告主角, 大喝一句: 『 I Can Fly! 』師呆了!


少女瘋 (Jungfraujoch)

緣份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無形力量,使人突破地域上的界限, 在某時某地相遇碰面.這種力量帶著濃厚的神話色彩,卻又普遍被現代人認同,相信緣份是某種超乎認知的東西所造成.正所謂:『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見面不相識』.但至於緣份是好是壞, 那就全取決於主觀感受和對象吧.

像香港這樣狹小的地方, 相遇算不上是什麼天方夜譚. 但遇見只出現於某兩個人身上, 那就多了一份神秘.

這個女孩是預科時候的同窗,因為投緣,所以便走在一起吃喝玩樂.在一行8人的圈子裡, 和她總是份外有緣.家與家只是一街之距, 就算出來社會做事, 工作地點之間也只有寥寥無幾的大廈. 幸好仍然屈居於大學宿舍, 否則『朝見口,晚見面』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至於和她在街上碰面已是司空見慣的場面, 旺角的KTV或沙田的百貨公司, 城大或理工, 總之相遇是早有心理準備的巧合. 但萬萬想不到, 緣份竟可以爆發於地球上的另一個角度.

事緣於成行前的一個聚會, 知道她的目的地同樣也包括希臘和瑞士, 心感不妙,立刻對照行程表. 可幸的, 她以下行式走, 以希臘為終點站, 剛好與這次行程相反. 唯一交接點在琉森, 有整整一天的時間可能在那裡相遇.在琉森, 謝天謝地, 順利通過, 自由地扮演著理想中的酷爆客旅. 直至來到標高3454米高的歐洲屋脊少女峰( Jungfraujoch), 一把少女的尖叫聲卻完全將異鄉客旅打回大埔屋村少年. 『伍漢傑! 』連綿雪山略過突兀的廣東名字, 還來不及反應, 她的身影追著那三個中文字而來.『 回水!把二萬多塊的旅費還我! 』像被拔掉牙的老虎作無聲的咆哮. 『我贏了! 我贏了!』她因過度興奮而失控地搥打因驚恐失神的身軀. 腦海最後出現的思緒和室外的影像一樣, 一片剎白. 那近乎驚慄的碰面, 像猛鬼街受害人難逃惡夢一樣, 天涯海角,終必一死.

緣份, 不是向左向右向前看的遇見, 不是快樂地痛的風爭遇上風, 不是約錯終點再邂逅的日與夜;那一刻, 緣份是我難忍耐的將冰山劈開.

少女峰, 因美麗少女而瘋.

難以置信的相偶所拍下的證據, 像極前後腳偷戀小情人絕密地下蜜月照.

蒙大小姐, 你還欠我二萬多塊的旅費.速還.否則將此相公告天下, 斷你米(情)路.

遮馬特(Zematt )

遮馬特位於群山之中, 四周盡是崖壁, 雪水在峭壁的陝逢中飛瀉而出,因高度而顯得宏偉.這裡的山林是深厚的綠色, 不是抑鬱所致, 是一種隱世脫俗散發的厚度. 山, 只此一座, 直貫天際的氣勢是令人目眩的形象, 像守護神, 令一切安份守紀, 井然有序. 馬特洪峰, 一如其名, 外形像極仰天長?的天馬, 令群山退避萬分.但馬特洪峰的形象一點也不陌生, 因為深入民心的朱古力三角外形嘜頭就是以此為藍本.說回遮馬特, 這裡可說是一個巨型的電影佈景, 專為史詩式魔幻故事而訂製的村落. 屋舍多是木造的歐洲建築, 木面因長期風雨侵蝕而佈滿時間烙痕, 展示人與自然長期共建的和諧共融關係. 偶爾經過一兩座新建成的建築物, 現代建築風格卻以大環境調和為依歸, 作為門外漢也看得出建築所肩負居民對生活和環保的執著. 而且遮馬特是沒有馬路的. 為了防止空氣污染造成生態破壞, 車輛是用電力推動, 所以車身的體積限制很大. 亦因如此, 汽車一概以迷你版出現, 比smart car或mini cooper還要嬌小, 特別是泥頭車,警車和巴士, 是超乎想像的可愛.

環保,始終不是高官甲大賣笑淫淫藍天廣告, 高官乙卻『官』冕堂皇地不斷批出擎天巨廈的矛盾政治政策.

看, 像精品文具店裡的汽車模型.

馬特洪峰的日出很有趣, 是往西邊欣賞的, 山峰從黑暮間遂步反射出太陽光線, 像冰火燃亮整片天.

蘇黎世(Zurich)

一個位居世界生活質素最高的城市, 放眼盡是令人羨慕的生活組件, 建構出一個模範的角度. 由天然資源到環境保護, 由生活模式到民風習俗, 由衣食住行到詩詞歌賦, 生活點滴以最精采的元素沈澱凝聚, 一切源於天然, 成於技藝, 加上時間的潤澤, 好比地球上不可多得的一塊瑰寶.
可惜! 行程表只預算了一天的時間, 並不足夠遊遍整個城市, 唯有以安慰自己的心情選擇貴精不貴多的路線完成最後一天的旅程.
漫遊. 從旅舍出發, 踏過幾街三四層樓高歐洲舊式平房, 長型窗板配黑色簡約s型籬笆, 抓在褪色破落外牆上, 顯得過份堅強. 街上的人流不多, 幾個薄施脂粉的老婦, 束著一頭染劑掩不住的白髮髻路過還未營業的商店, 駐足談談又再往下一個櫥窗進發.
轉過街角,穿過道,便到達蘇黎世湖畔. 如茵綠草, 湛藍湖水, 陽光宛如在鏡面上折射出鑽石沙礫, 閃閃生輝. 特別對於散光不淺的眼睛來說, 影像好比歐洲老電影片段, 朦朧濾鏡增強了光暗對比, 卻加強了光線散射, 造成皎潔的白光環, 陽光卻在四周推波助瀾, 一切各自各精彩, 閃爍不停. 陽光雖無限, 春光更無邊. 眼睛突然略過兩條光溜溜肉蟲的形狀. 回看, 再回看. 一對男女竟在光天化日下全面解禁與陽光全面接觸. 那層歐洲人種特有的白晢肌膚, 加上對人類身體曲線的敏感, 注意力一下子從四周景物聚焦到仰臥在河堤上的一對裸曬勇士身上. 在希臘超級天堂裸灘, 千里迢迢竟不遇一裸; 相返在蘇黎世熙來攘往的河堤走道上, 卻出其不意地撞個正著. 旅程,是應該用腳前行的, 因為突如其來的風光, 必定比預設的景觀精彩. 清脆的嘻笑聲打突裸勇士的壟斷局面, 是一群幼童在玩集體遊戲. 在翠綠的草坡上, 身穿鮮黃色反光背心以資識別的小朋友們像小小向日葵般隨風擺動, 四處招搖. 鶴立雞?的保母比稻草人更稱職, 小心設定活動範圍還時刻留意四周情況, 讓家長們能安心坐在不遠處的草地上, 悠然欣賞他們的種子精靈地成長.那邊廂, 穿著整齊老西的行政人員卻倚坐在流動小食店放置的不鏽鋼卡座上,一面談笑風生, 一面輕托紅酒杯淺嚐佳釀. 顯然, 他們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卻不知從何來的氣度共化一切, 誘發河堤道上所有可聽可見可感受的, 釋出一種屬於悠然豁達的香氣.
城裡的風光一點也不比湖邊景致遜色. 特別是舊區錯綜複雜的街行, 必是尋幽者天堂. 商鋪以種類區分, 約定俗成地聚首一堂. 氣味是線索, 是預告, 只要細心留意, 很容易識別出商店的種類. 位處憩靜的行人道上的書店是其中一個駐足點, 特價書籍被放置店外的長檯作招來, 形成一條露天的書街. 人流不多, 風成了不可多得的看書客, 翻開字與字之間的故事, 頁與頁之間的知識. 街角走道上充斥著紙張氧化的味道, 是最愛的舊書味, 隨風而來, 而去. 書街的香, 是參透知識歲月經驗的氣度, 像智者不經意流露的芬芳.
還有樂與怒的唱片鋪, 只此一家的時裝店,慾望街角的性商店, 朱古力糖果屋, 畫廊, 連鎖咖啡廳和精品店等, 在統一古典的建築物外殼內俏俏地起革命, 可看出店子肩負的理想, 可嗅出當地人對生活的堅持.
漫步遊歷是欣賞一個地方的最佳方法, 只要花一點心思時間, 很容易拼湊出城市的輪廓, 像把撕碎的地圖小塊遂一黏合, 但工具不是強力膠, 而是眼睛, 香氣和步履.

瑞士家庭

認識Bert一家是在遮馬特青年旅社的飯桌上.每到用餐時間, 總會準時碰上這個瑞士家庭.他們專程由蘇黎世走來避世, 選擇這個村落釋放城市生活的煩擾和壓力.
認識由閒聊開始. 但意外的是, 在最後一個晚上, 他們竟邀請兩位認識不到三天的亞洲過客到蘇黎世家裡用膳作客. 既受寵若驚, 也喜出望外. 再思量, 發覺自身的文化價值觀出現大落後. 在外國, 好客之道已提升至享受文化交流層面, 已非紙上談兵的『一個微笑,一句觀迎 』那麼簡單.
Bert和Susan是擁戴自然環境的素食夫婦,纖廋的身材和突出的輪廓使飲食習慣變得具體. Bert熱愛中國文化, 是位木匠, 喜歡收藏木造傢俱和古玩. Susan像個為家庭退下火線的女強人, 聰明能幹卻認為自己不是稱職的母親,談及與精力充沛的小女孩相處之道, 還差點掉下眼淚來. 至於活潑的小女孩Michelle, 最愛做鬼臉吸引他人注意. 她那一雙遺傳自父母的藍眼睛, 大大圓圓的, 會說話的, 通透的藍色背後蘊含著無窮的活力, 好比超人腰帶是能量的來源. 由步進大門的一刻, Michelle就沒有停下來. 她不愛用步行的方式走路的, 彈彈跳跳, 還常常利用地板的光滑來個跑車式飄移. 她的運動細胞發達, 讓著媽媽播放HipPop音樂勁歌熱舞一番. 當然, 面對四個年事已高的硬骨頭, 小妮子不會就此罷休, 充當導師把最近學會舞蹈傳授給老在座的徒弟們, 要求每一位跟著節拍做動作, 是Head and shoulder knee and toe 那種久被遺忘的舞步.

那一晚, 旅程最後的一個晚上, 看到了最想看的.
生活和文化

.